北京時間2019年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授予了對于生命活動的基因解碼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他們分別是來自哈佛醫(yī)學院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的威廉·凱林( William G. Kaelin, Jr.),牛津大學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 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的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他們在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這一重要生命活動機制中的基因解碼研究。
Gregg L. Semenza
Peter J. Ratcliffe
William G. Kaelin, Jr.
生物體感受氧氣濃度的信號識別系統(tǒng)是生命賊基本的功能。它們在貧血、心血管疾病、黃斑退行性病變以及腫瘤等多種疾病中發(fā)揮作用。
氧氣是眾多生化代謝途徑的電子受體,科學界對氧感應和氧穩(wěn)態(tài)調控的研究開始于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當氧氣缺乏時,腎臟分泌 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紅細胞。比如當我們在高海拔地區(qū)活動時,由于缺氧,人體的新陳代謝發(fā)生變化,開始生長出新的血管,制造新的紅細胞。為了了解人類是由如何感知體內、體外環(huán)境中氧氣濃度的變化,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開始去尋找并解碼這一過程中背后基因的作用。2019年諾貝爾獲獎者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幾位科學家們做的正是找出這種身體反應背后的基因表達。他們發(fā)現(xiàn)這個反應的“開關”是一種蛋白質,叫做缺氧誘導因子 (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HIF),但其功能遠不止開關那么簡單。
20世紀90年代初,Semenza 和 Ratcliffe 開始研究缺氧如何引起EPO的產(chǎn)生。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僅會隨著氧濃度的改變發(fā)生相應的改變,還可以控制EPO 的表達水平的轉錄增強因子HIF,如果將其DNA 片段插入某基因旁,則該基因會被低氧條件誘導表達。1995年,Semenza 和博士后王光純化了 HIF-1,發(fā)現(xiàn)其包含兩個蛋白:HIF-1α 和 HIF-1β,并證實了 HIF-1是通過紅細胞和血管新生介導了機體在低氧條件下的適應性反應。 隨后, Semenza 和 Ratcliffe 又擴展了低氧誘導表達基因的種類。他們發(fā)現(xiàn),除了 EPO, HIF-1 在哺乳動物細胞內可以結合并激活涉及代謝調節(jié)、血管新生、胚胎發(fā)育、免疫和腫瘤等過程的眾多其他基因。 此外,他們觀察到當細胞轉變?yōu)楦哐鯒l件時 HIF-1 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僅當缺氧時該因子才能能夠激活靶基因。那么推動 HIF-1 破壞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
希佩爾-林道綜合征(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VHL病人由于 VHL 蛋白的缺失會以多發(fā)性腫瘤為特征, 涉及腦、骨髓、視網(wǎng)膜、腎臟、腎上腺等多個重要器官,典型的腫瘤由不適當?shù)男卵芙M成。腫瘤學家 William Kaelin 一直試圖弄清楚其病理。然而,就在 HIF 被純化的第二年, Kaelin 發(fā)現(xiàn) VHL 蛋白可以通過氧依賴的蛋白水解作用負性調 HIF-1。Kaelin 和Ratcliffe 隨后的研究又發(fā)現(xiàn)了雙加氧酶在VHL 蛋白識別 HIF-1 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HIF 控制著人體和大多數(shù)動物細胞對氧氣變化的復雜又正確的反應,三位科學家一步步揭示了地球生命基石的奧秘。通過調控 HIF 通路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研究方向正發(fā)揮著巨大的潛力,他們的工作正在并將繼續(xù)造福人類。
招商熱線:010-52802095 郵箱:jiyinjiema@163.com 郵編:102206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qū)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命園路8號 網(wǎng)絡支持: 基因解碼基因檢測信息技術部